





2025-05-12 13:49:12
3D打印光固化技术(如SLA、DLP)的表面粗糙度受多种因素影响,包括技术类型、打印参数、材料特性、后处理工艺等。以下是具体分析:
1. 光固化3D打印的表面粗糙度范围
典型粗糙度:Ra 0.5μm至Ra 5μm(Ra为表面粗糙度平均值)。
影响因素:
层厚:层厚越小,表面越光滑。例如,层厚0.025mm时,Ra可达0.5μm;层厚0.1mm时,Ra可能增至2μm。
光源精度:激光或投影仪的光斑大小和分辨率直接影响表面质量。高精度设备(如工业级SLA)可实现更低的粗糙度。
材料收缩:树脂固化后会收缩,可能导致表面不平整。
支撑结构:支撑拆除后可能留下痕迹,增加粗糙度。
2. 关键影响因素
(1)技术类型
SLA(立体光固化):
使用紫外激光逐层固化树脂,精度高,表面光滑。
典型粗糙度:Ra 1μm至Ra 3μm。
工业级设备(如Stratasys)可达到Ra <1μm。
DLP(数字光处理):
通过投影仪整层固化树脂,速度快,但光源分辨率可能影响表面质量。
典型粗糙度:Ra 1μm至Ra 5μm。
高分辨率DLP设备(如4K投影仪)可接近SLA的精度。
(2)打印参数
层厚:
层厚越小,表面越光滑。例如:
层厚0.025mm:Ra ≈0.5μm。
层厚0.1mm:Ra ≈2μm。
过薄的层厚可能导致树脂流动不均,反而增加粗糙度。
曝光时间:
曝光不足会导致树脂固化不完全,表面发黏;
过度曝光可能导致树脂收缩变形。
支撑结构:
支撑拆除后可能留下凹槽或痕迹,需通过后处理修复。
(3)材料特性
树脂类型:
通用树脂:表面粗糙度较高(Ra 2μm至Ra 5μm)。
高精度树脂(如牙科专用树脂):表面更光滑(Ra <1μm)。
收缩率:
树脂固化后会收缩,导致表面不平整,需通过配方优化或后处理补偿。
(4)后处理工艺
打磨/抛光:
通过砂纸打磨或抛光膏处理,可将Ra从5μm降至0.5μm以下。
例如,使用1200目砂纸可显著改善表面质量。
二次固化:
紫外线二次固化可减少树脂未完全固化导致的表面粘附。
喷涂/镀膜:
喷涂一层透明树脂或镀膜可以填充表面微孔,提升光洁度。
3. 实际应用中的表面粗糙度
原型制作:Ra 2μm至Ra 5μm(无需后处理)。
精密零件(如医疗模型、珠宝):Ra <1μm(需后处理)。
功能性部件(如齿科模型):Ra ≈0.5μm(通过高精度打印和后处理实现)。
4. 总结
典型粗糙度:Ra 1μm至Ra 5μm(取决于参数和材料)。
最佳粗糙度:通过优化层厚(如0.025mm)、高精度设备和后处理(如抛光),可达到Ra <1μm。
改善方法:
减小层厚,提高光源分辨率。
使用高精度树脂和优化打印参数。
通过打磨、抛光或二次固化提升表面质量。
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参数和后处理工艺,可以在精度和表面质量之间找到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