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

2025-07-02 15:59:44
手板复模(Prototype Mold Casting)是一种基于手板原型制作模具,并通过模具批量生产小批量零件的工艺。它结合了手板的灵活性和模具的高效性,常用于产品试产、市场验证或小批量交付。以下是关于手板复模的详细介绍:
一、手板复模的定义
手板复模是指通过手板原型(3D打印、CNC加工或手工制作的模型)制作模具,然后利用模具复制出多个相同零件的工艺。其核心目的是在不开量产模具的情况下,快速获得小批量(通常几十到几百件)的零件。
二、手板复模的流程
1. 制作手板原型
使用3D打印(如SLA光敏树脂)、CNC加工或手工制作一个精密的手板模型。
原型需具备完整的细节和准确的尺寸,作为后续模具的基准。
2. 制作模具
硅胶模具:
将手板原型固定在模具框中,涂抹脱模剂(如凡士林)。
灌注液态硅胶(如缩合型或加成型硅胶),固化后形成硅胶模具。
硅胶模具柔韧易脱模,适合复杂形状和细节复制。
树脂模具:
使用环氧树脂或聚酯树脂制作硬质模具,适合精度要求高的小批量零件。
金属模具(少量):
通过手板原型进行快速铸造(如铝模、锌模),适合需要更高强度的零件。
3. 注塑或浇注
根据模具类型选择合适的材料:
硅胶模具:可浇注聚氨酯、环氧树脂、低熔点合金等材料。
树脂模具:常用ABS、PC、尼龙等塑料颗粒。
金属模具:使用注塑机注射塑料粒子(如PP、PE、ABS)。
通过模具复制出多个零件,单件成本大幅降低。
4. 后处理
脱模后清理毛边,进行打磨、抛光、喷涂、电镀等表面处理。
组装零件(如果涉及多个部件)。
三、手板复模的特点
优点:
成本低:相比开钢模(几十万起步),复模模具成本仅需几千到几万元。
周期短:从手板到复模零件仅需几天到两周。
灵活性高:可修改模具或原型,适应设计变更。
适合小批量:适用于几十到几百件的试产或市场验证。
缺点:
精度有限:硅胶模具精度通常为±0.2mm,不如钢模(±0.01mm)。
材料限制:部分材料(如高温塑料)无法通过复模工艺生产。
寿命有限:硅胶模具一般可生产20-50次,树脂模具可达100-500次。
四、手板复模 vs 量产模具
对比项 手板复模 量产模具
用途 小批量试产、市场验证 大批量生产
模具成本 低(几千至几万元) 高(十几万至上百万元)
单件成本 中等(高于量产,但低于手板) 低
精度 ±0.1mm~±0.5mm ±0.01mm~±0.1mm
材料 聚氨酯、环氧树脂、低熔点合金等 工程塑料、金属
周期 短(几天到两周) 长(数周到数月)
五、应用场景
产品试产:验证量产工艺(如装配、焊接、喷涂)的可行性。
市场推广:制作小批量样品用于展会、客户测试或营销。
零部件替换:替代停产零件或定制特殊规格零件。
医疗/科研:定制个性化器械或实验部件。
六、注意事项
原型质量:手板原型需无明显缺陷(如气泡、变形),否则会复制到零件中。
材料匹配:根据零件用途选择浇注材料(如耐温、强度、透明度等)。
脱模设计:原型需设计合理的脱模斜度(通常≥3°),避免模具粘连。
保密性:若涉及专利或未发布产品,需与复模厂商签订保密协议。
七、总结
手板复模是一种高性价比的小批量生产方式,适合在产品开发中后期或市场验证阶段使用。它结合了手板的快速性和模具的复制性,既能降低成本,又能缩短周期,是产品试产和定制化生产的重要手段。